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 内容页

法务部密集开工,车企掀起“反黑”风暴

时间:2023-08-12 06:19:21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分享至:


(相关资料图)

近日来,各大车企的法务部可谓是出尽了风头。不久前,比亚迪、长城汽车相继发布消息称,由于个别网络账号发布不实信息,恶意诋毁、侮辱品牌,故提出起诉,并要求其公开道歉及赔偿。此前接连出面的蔚来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等多家车企法务部,刚上线便纷纷扔下“重磅炸弹”,起诉多个自媒体。一场车企与“网黑”之间的战争,已然拉开序幕。

“网黑”不断 车企强势反击7月24日,比亚迪法务部发布消息称,新浪微博用户“龙猪-集车”长期发布大量不实信息,恶意诋毁、贬低侮辱比亚迪,对比亚迪品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对此,比亚迪收集、固定大量证据,向有关部门反馈其涉嫌黑公关的线索并决定正式起诉“龙猪-集车”,要求其删除相关侵权言论、公开道歉并赔偿500万元。  隔天,长城汽车也发文称,已正式启动针对“向北不断电”、“向东北”、“大眼哥说车”、“正能量爱国说车”、“只投龙头BYD”、“电电加电聊电车”六个账号的诉讼程序,鉴于六个账号均存在涉嫌严重侵权行为,将向上述账号运营主体分别索赔200万~500万元。  紧接着,7月26日,理想汽车的法务部就最近部分自媒体传播理想汽车远程锁车一事进行了澄清,并明确表示:“对于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理想汽车将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并保留对造谣者起诉的权利。”  如此密集的“反黑”行动,在今年的汽车行业并非少数。5月,蔚来汽车开通其法务部官方微博,随后对自媒体账号“车事纪”及其运营方提起诉讼,要求其道歉并赔偿损失200万元。日前,蔚来法务部发文称,已收到法院一审判决,判定“车事纪”连续30天置顶发布致歉声明,并赔偿蔚来经济损失30万元。同样是5月,零跑汽车法务部也开通官方微博,并表示正在通过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7月,零跑汽车法务部表示,经法院受理,自媒体“紫财经”愿纠正其言论并在各平台发布声明致歉。  除却法务部纷纷涌向前台,部分车企为了“反黑”、“打假”还开启了举报奖励机制。比亚迪方面表示,凡经比亚迪查证属实并得到司法机关认可的,将依据价值给予5万~500万元不等作为奖励。长城汽车于3月启动“净网行动”,宣布悬赏1000万元打击网络水军。截至7月14日,长城已收到近千条网友举报线索,向26位网友发放奖金。此外,比亚迪还专门成立了新闻打假办公室,吉利汽车则设立了网络不实信息举报中心。 多方出马 维护车企形象各大车企对待不实信息的强硬态度,实则是隐忍已久。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有关汽车的新闻成为名副其实的爆点新闻,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等车企更是成为各大媒体眼中的网红、流量象征。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同时,大量不实信息也随之涌现。可以说,车企苦“网黑”久矣。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表示,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舆论导向变得十分明显,负面评论对于车企和品牌的伤害不容小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若再不出手保护好自己的品牌,将会导致其处于不利境地。”他称。因此,今年以来,不仅是车企方面发力打击网络不实言论,行业、政府层面也开始采取相关举措。  3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旗下中国汽车企业首席品牌官联席会(CB20)及16家主流车企联合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其中包括了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中国重汽、奇瑞、江淮、吉利、长城、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特斯拉。  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加强“自媒体”管理,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常态化管理制度机制,推动形成良好网络舆论生态。《通知》明确提出,网站平台应当要求“自媒体”对其发布转载的信息真实性负责。“自媒体”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不得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不得以拼凑剪辑、合成伪造等方式,影响信息真实性。  此外,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也提出,开展“打假治敲”等专项行动,依法打击蓄意炒作、造谣抹黑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网络黑嘴”和“黑色产业链”。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网络发布、传播不实言论不仅可能承担民事侵权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北京辉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栾菲菲告诉记者,网络不实言论不仅会严重损害相关车企的社会评价、商业信誉,进而影响车辆销售,还可能使公众逐渐丧失对汽车行业的信心和信任,不利于正处于上升期的汽车行业健康发展。她表示,目前除民法典、刑法对侵犯企业名誉、信誉有相关法律约束外,《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行政法规对自媒体侵权的行为也进行了规制。  维权虽好 切勿破坏舆论生态“网黑”对于车企而言,并非新生事物。如今越来越多车企一改往日作风,接连提起诉讼,可以窥见,在汽车产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重视品牌的形象。尤其是近年来,自主品牌接连发力品牌向上,打击不实言论、维护品牌形象显得更为重要。  相关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购车早期阶段的流失率逐年增加,从2017年的10%大幅增加至2020年的42%。可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车企在营销渠道多样化的同时,也面临着大量负面消息肆意传播造成的潜在用户流失。栾菲菲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煽动舆论,通过虚构的事实引发公众同情心、制造紧张气氛,若不加以制止,很有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摧毁一个品牌。因此,车企用强硬的态度反击网络不实言论,不仅可以减少企业负面消息的肆意传播,降低不实言论对汽车销量的负面影响,同时对于恶意诋毁的侵权人也是一种警示。  不过,车企动用法务资源短期内或许可以平息负面消息,但也可能种下舆论不敢发声的祸端。在自媒体公司工作的小安便对此十分苦恼:“现在除了软文,就算你是客观的负面报道,也可能被企业找上门来。简而言之,夸就完了。”她表示,对于自媒体来说,没有任何话语权,即便一再小心也有被告的风险,从经济成本考量,没人愿意也不敢再报道企业负面消息。对此,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表示,如今众多车企起诉自媒体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威慑作用,但汽车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舆论的监督,矫枉过正反而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车企来说,动用法律武器的确能够起到捍卫自身权益的正面作用。但是对于行业而言,诋毁、起诉,再诋毁、再起诉,只会造成广大消费者对汽车行业的不信任。”章弘对此表示十分担忧。中国汽车产业走过70年路程,此前一直被贴上“低端”标签,如今迎着产业转型之势,产品力、品牌力大幅提升,品牌向上步伐不断加速。要实现汽车强国梦,不仅需要车企在技术、产品、品牌上的不断发力,同样也需要社会为其发展创建健康的舆论环境。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