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 内容页

【环球新视野】中国首例长江江豚放归,2头长江江豚身穿“科研背心”正在寻找合适的“家”

时间:2023-04-28 08:16:47 来源:长江日报 分享至: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8日讯(记者金文兵通讯员赵辉)4月25日上午,在湖北石首天鹅洲和长江洪湖新螺段,国内首次尝试将迁地保护区的4头长江江豚“野放”进入长江,大家很关注它们的后续情况。


【资料图】

4月27日,省林业局有关人士介绍,江豚放归长江后,研究人员持续观测,目前它们正在适应长江母亲河中的新环境,出水、觅食等行为比较稳定。

“科研背心”大约2个月后脱落

研究人员在监测长江江豚的行踪。(省林业局供图)

这4头江豚中,13岁的雄豚“放放”和5岁的雌豚“闺闺”目前在石首的蛟子河口汊江水域暂养,待它们逐步适应长江水环境后,在合适时间释放入江。

另2头江豚分别穿着一件“科研背心”直接进入长江干流。

江豚放归长江是一件严谨的科学试验,事先经过反复论证、评估并做好应急预案。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克雄介绍,为了实现对江豚更长时间的有效跟踪,研究人员为这2头江豚穿上了特制的“科研背心”。“科研背心”其实是一个无线电信号发射器,主要用于观测江豚的活动轨迹。

江豚在野外活动时会遇到各种状况,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夹在“科研背心”中的设备体积、电池容量就要加以控制,既要节省电力、延长跟踪期,又要降低对江豚行为的影响。

此外,江豚身体也要发育,不可能长时间穿戴“科研背心”。所以,大约2个月后,“科研背心”就会脱落。

在这个有效观测期内,研究人员尽可能搜寻江豚的踪迹,抓紧观察它们的行为习性。2个月后,它们逐步熟悉江中环境,自然就会稳定下来找到一处栖息地来“安家”了。

为了更好地监测江豚的行踪,研究人员在江面布设了新型RPCD江豚实时声影像监测预警平台,相当于一套“江底直播”系统,用以采集江豚的信息,甚至是它们的声音和影像。

4月26日11时5分,保护区工作人员监测到老湾基地向下游50多公里范围内发现长江江豚17头次,最大群体6头。

通过保护区全尺度的监测,确认保护区集群的长江江豚都在适宜的栖息地,避开了繁忙的航运水域,显示放归的长江江豚可能适应了长江干流和复杂的水文环境。

江豚“野训”后变得更加聪明

穿上“科研背心”的长江江豚。(省林业局供图)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流域7个淡水豚类保护区中保护河段最长的自然保护区。

2021年4月,研究人员从迁地保护基地向老湾故道迁入了2头长江江豚,首次实施了迁地保护长江江豚的适应性训练(形象理解为“野训”或“野化”)。

主要训练内容包括水上目视、水下声学观察和监测,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船噪声适应性训练、捕食行为重建训练、干流适应性训练等。

经历了持续两年的野化训练后,这2头江豚变得更加聪明,具有主动避开小型船舶、水下网具和水深较浅水域的能力。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它们能够在不同流速且鱼类较少的水域找到食物,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

新螺段保护区创新开展的长江江豚试验性放归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注和行业专家的大力支持。经多轮次的反复研讨和现场论证,才有底气开展试验性的放归工作。

省林业局有关人士介绍,此次长江江豚的成功放归为其他保护区开展江豚野化训练提供了技术规范,为“野训”后的长江江豚放归长江干流提供了技术参考,同时也完善了长江江豚保护网络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技术闭环,在国际豚类保护上提供了一个样板。

【编辑:丁翾】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